制面机是将面粉、水等原料转化为标准化面条的自动化设备,其核心原理围绕 “原料混合 — 塑形加工 — 定型处理” 三大环节展开,通过机械结构的协同运作,实现高效、均匀的面条制作。
原料预处理是基础环节。制面机的进料系统通常配备料斗和定量供水装置,面粉从料斗进入机体后,设备会按预设比例自动注入清水,部分高端机型还可添加盐、碱等改良剂。这一步的关键是精准控制粉水比,一般为 100:28-32,确保后续和面环节能形成均匀的面团,避免出现干硬结块或湿黏粘壁的问题。
和面环节是面团形成的核心。机体内的螺旋搅拌器高速旋转,通过剪切、揉压等机械力将面粉与水充分混合。搅拌器的螺旋结构设计能让原料在腔体内形成循环流动,确保每一粒面粉都能充分吸收水分,逐渐形成具有弹性和延展性的面筋网络。这个过程中,机械力还能促进面筋蛋白的交联,让面团具备良好的韧性,为后续压延和切条奠定基础,通常和面时间控制在 5-8 分钟。
压延环节旨在将松散面团转化为均匀面片。经过和面的面团被送入两组相对旋转的压辊之间,压辊通过调节间距施加压力,将面团逐步压薄。压延过程需经过多次反复,每次压辊间距逐渐缩小,使面片厚度从初始的数厘米减至 1-2 毫米。反复压延不仅能让面片质地更紧实、厚度更均匀,还能进一步强化面筋网络的连续性,提升面条的口感和耐煮性。
切条环节实现面片到面条的塑形。压延后的连续面片被送入切刀组,切刀组由固定刀架和旋转刀片组成,刀片按不同面条宽度设计(如细面、宽面、挂面等)。当面片通过刀组时,旋转的刀片将其切割成均匀的条状,同时设备会通过导向装置确保面条不粘连、不扭曲,形成整齐的生面条。
根据面条类型不同,部分制面机会配备干燥或熟化装置。挂面机通过低温通风干燥,去除面条水分至安全储存标准;鲜面机则直接输出湿润面条,完成从原料到成品的完整转化。整个过程通过机械自动化替代人工操作,既保证了面条的标准化品质,又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。

中文简体
English
русский
0









